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自從2002年以來,上海中車瑞伯德致力打造智能制造集成解決方案,助力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及兩化融合,研發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并形成系列軟件、專機裝備和機器視覺領域產品。提供數字化工廠頂層規劃和從研發端到制造端的軟件和咨詢服務,包括:西門子PLM/CAD/CAM/CAE工業軟件實施與部署、產線級、工廠級MES軟件、SCADA系統、中控系統、數控機床數據采集和分析軟件、工控安全防護解決方案等,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汽車制造及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精密機加工、機器人系統、航空、醫療器械、核電等多個行業。
習總書記強調“要全面推進產業化、規模化應用,重點突破關鍵軟件,推動軟件產業做大做強,提升關鍵軟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上海中車瑞伯德一直致力于技術創新,憑借多年的自動化現場經驗,熟悉控制層的全球主流工控系統和不同品牌的現場自動化設備的通訊協議,并且能熟練進行協議轉換工作,解決數據采集和傳輸的問題,使得現場級的設備的信息孤島變為互通互聯的整體網絡平臺。同時,中車瑞伯德還明確知道所采集數據的工藝意義,所以在此基礎上自主研發了MES軟件,并已運用于軌道交通、汽車及零部件、精密機加工等多個行業。除此之外,公司還依托激光尋跡跟蹤算法(基于CCD、2D激光等傳感器應用和邊緣算法的嵌入式軟件)自主設計開發了視覺應用軟件。未來,公司還將繼續強化科技創新,提高整體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形成自身的行業定位和特殊的軟實力。
為了更好的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上海中車瑞伯德在蘇州吳江成功設立中國中車(吳江)智能制造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創新中心依托于中國中車的技術和資源,引入西門子數字化工廠技術平臺和行業經驗,打造創新技術策源地,進一步放大現有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溢出效應,在吳江及長三角地區率先實現共享、共創、共建;打造創新要素集散地,建立精準服務對接響應機制,成為吳江及長三角地區企業參與智能制造創新體制的承載平臺。該創新中心將努力打造創新成果轉化地,促進各類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共享,打通產學研用生態鏈,為吳江及長三角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
在此次學習中,習總書記還強調了要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上海中車瑞伯德在2019年就被評為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并與2021年9月受邀成為上海代表團36家企業中的一員,參加了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管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泰國商業部擔任主賓方第十七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博會”)。中博會從2004年起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16屆,是目前亞太地區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中小企業國際盛會。除了產品展示之外,上海中車瑞伯德還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中博會的“裝備制造行業企業數字化技術應用供需交流對接活動”,在活動中發表了題為“深度學習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與展望”專題介紹,詳細介紹了公司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方面的探索和應用。
習近平總書記的關于數字經濟的重要講話,更加堅定了中車瑞伯德的發展戰略,中車瑞伯德作為中車集團的一員,我們定位為中車集團產業數字化智能制造技術升級的伴生者,中車數字化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建設的承載者,逐步構建智能裝備+工業軟件+系統集成的產業鏈生態,致力成為從智能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到智能化工廠,打通自動化和信息化的連接,實現“兩化”融合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因此,公司在未來也將依托中車集團龐大的內部市場作為業務支撐,扮演好中車集團數字化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建設承載者的這一角色,竭盡所能的為我國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